《福娘(重生穿越)》作者:落日蔷薇

震惊全村的聘礼队伍连里长都惊动了,匆匆赶来。穆家家大业大,在灵源置下田庄,这附近的十里八乡包括灵源村在内有不少人家都是穆家佃户,故而名头极响,虽然只是陶家的亲事,村中却不敢慢怠。

陶家两进的小宅子被堵得严严实实,除了人就是聘礼,里长与乡邻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正站在门里门外帮着陶学礼夫妻招呼穆家负责押运聘礼的人。陶善行和陶善文不敢直接上前,只悄摸摸挨在人群最外围听了几句,负责送聘的除了穆家管家穆如华外,还有穆老爷跟前的大红人,他的义子商时风。隔着重重人群,陶善行也分不清谁是谁,只看了几眼就被陶善文拉出来,往宅后跑去。

陶家只有陶善行一个女儿,穆家的聘礼自然冲她而来,这种时候,她绝不宜出现人前。二人匆匆跑到宅后,后门锁着,陶善文敲了半天也没人来开,估计都搁前边忙着招呼,外头声音又大得盖过他们的拍门声。

“有家归不得。”陶善行看着紧闭的门感叹。

陶善文已经搓搓手,往掌心“呸”了两声,攀着老银杏的树杆往上窜去,站定后回身朝她伸手:“傻着干嘛?快上来。”

看这架式,爬树是很溜的。陶善行犹豫片刻——她当了十几年名门闺秀,受的是严格的闺训礼仪,爬树这件事,想都没想过。不过,茶馆也逛了,“命根子”也听了,春宫册也碰了,比起这些,爬树也不算什么。

当下撩起裙摆,她学着陶善文的姿势,踩上树杆,借着他的力往上一跳……

————

院里吵吵嚷嚷地,陶家夫妻正引商时风和穆如华进二门。陶家这宅子太小,一眼望到头,天还没黑,夕阳的光芒擦着已经泛黄的银杏树,落在墙头,灿烂耀眼。

树上站着穿三色水田袄的少女,正蹙着眉低头往下看,一脸犹豫,脸颊上似晕了胭脂般红。

上树容易下树难,陶善行看着半丈多的高度,尽管有陶善文在下头护着,她也不敢往下跳。

“快往下跳!”陶善文急了,低吼一声。

后边有人比他声音更大。

“兔崽子,你在干什么?”领着客人进门的陶秀才咆哮。

陶善行闻声猛抬头,冷不丁脚下打滑,跌下树去。这一下惊得朱氏失声尖叫,陶善文吓僵了脚,谁都不及出手。陶善行耳畔只闻叶响如疾急,不管不顾地伸手去抓,只盼能抓到借力的东西。好在墙并不算高,攀覆着藤萝,她抓了一把青藤,狼狈落到地上,并没摔着,只是头肩落满银杏叶,心有余悸地喘着气。

看到她没事,陶学礼放心之余也气得快中风,指着陶善行嗫嚅了几下唇,没骂出话,转头就冲儿子发火,一声“混帐”刚出口,朱氏已先他一步作势欲揍:“臭小子!”

陶善文缩缩头,讪讪一笑,解释:“那不是前头人多,我不敢带着阿行走前门,后门拍了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这才出此下策。”又见母亲暗暗打着手势让他领妹妹进屋,他忙道,“你们忙,我带阿行回屋。”说罢拉着陶善行飞快进屋。

陶学礼按捺着脾气的声音从后传来:“小商爷,穆管事,小儿无状,失礼人前,惊扰贵客,还请恕罪。”

蜡染的布帘挑起,陶善行听到嚼笑的声音:“陶公言重,不妨事的。”

她好奇转头,瞧见说话的人。二十出头的英俊男人,身披暗朱色斗篷,正拱手回礼,眉舒目敛温中蓄势,是见多场面后无可指摘的得体,很是出众。许是察觉到目光,他轻抬眼皮,二人眼睛撞上,似乎惊诧她不加掩饰的打量,他目光略作停顿后微微颌首,算是用眼神和这位穆家未来的儿媳打过招呼。

布帘很快落下,陶善行拉住陶善文问道:“刚刚那人,姓商?”

陶善文是半个佟水通,他一边倒水猛灌,一边道:“你说商时风?那是穆老爷收的义子,不是佟水人,听说父母双亡,十岁起就跟着穆老爷走南闯北,是穆家的得力助手,和穆溪白差不多年纪,如今也是佟水响当当的人物,人称小商爷。”

————

陶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聘礼打乱阵脚,手忙脚乱地应对——先不管这聘礼收是不收,穆家人持婚书带着媒婆上门送聘,尽管突然,却礼数周到,陶家不能当面给人家难堪的,自当好生接待。

聘礼队伍一早出发,日落前才走到灵源村,再回佟水已经不及,于情于理陶家都要留宿,可陶家这景况,留宿无地,便是饭食,几十人的送聘队伍,朱氏也准备不及。这时小村的团结便得以突显,里长一声令下,命村民打扫祠堂厢房用以待客,左邻右舍齐出动,搭灶生火,帮着做饭招待穆家人。

这过饶是如此,也忙坏陶家人,连陶善文都被叫去收拾那多到陶家小宅堆不下的聘礼,只剩陶善行孤伶伶一个人被拘在里屋。

接聘礼这种事,做为未出阁的女儿是不能主动过问,这不管是高门富户还是山野小村都一样。
穆家大张旗鼓地送聘,显然是承认这门亲事——只不过,为什么呢?

————

夜深,露水寒凉。陶善行披着衣在灯下等到睡着,直到被响动惊醒,才揉眼起来。

里长在祠堂设宴款待穆家人,陶学礼在席上喝高,被朱氏搀回,身后还跟着喝茫的陶善文。

“小……小商公子,来,再敬你一杯。”陶学礼虚执着杯,歪斜身体向空气敬酒。

陶善文跟着上来,一手搭在亲爹肩上:“爹,再喝一杯?”

朱氏一掌拍开儿子,嘴里抱怨:“喝喝喝,喝死你们得了。”也不知那商时风怎么劝的酒,把这对父子灌成这样,他自己倒没事人一样。

“阿娘,这是……”陶善行上前帮忙,先拿了热茶递予朱氏。

朱氏望着她神色复杂道:“小商公子席间说,穆家老爷准备捐资在村里建个像样的义学,让你爹做义学先生,供附近村庄的寒门子弟上学,若有出众者,也可资助赴考。你知道你爹的脾气,跟他讲银子他不屑,但说这些……”

陶学礼这人心是善的,想做的事也是好的,就爱图个虚名。他自己这辈子仕途无望,便想着能办个正经学堂教出几个得意门生为江山社稷做点贡献,日后他百年也能在史册上记一笔功。商时风便看穿了陶学礼的心思,又会说话,三言两语就将他捧得到圣贤位置,陶学礼能不高兴?又听要办义学,更是欣喜,再兼此举于全村有益,里长跟着恭维,陶学礼就将女儿婚事抛到脑后,高谈阔论开怀畅饮,好似义学已经开好了。

陶善行心中有数——这是高门富户惯常的做法,若婚配门户不当,便先抬举一番,嫁娶之后提起来也好听些。陶学礼一穷二白,只有清名尚可一博。有了名声,就算她是穷书生的女儿,也不算辱没穆家门第。

“阿行,你莫担心,要是那穆家小郎太混账,娘断不许他们将你推入火坑。”朱氏把儿子赶去自己屋,又将丈夫安顿好出来,仍旧女儿坐在豆灯下发呆,不由安慰她。

穆溪白醒了,穆家亦不打算退婚,甚至大张旗鼓下聘,这本是喜事,但坏就坏在这个人是穆溪白——全佟水无人敢嫁的纨绔。

“阿娘,我不担心。”陶善行脑中闪过茶馆里一背之缘的男人,潜意识里觉得对方并没传说那样混账。

也不知是天意还是什么,她两辈子都没能逃过这个人。

朱氏叹口气,吹灭油灯。

————

翌日一早,商时风就带着穆家人告辞。宿醉的陶学礼被朱氏拖起来送客,面色发青出现在商时风面前,欲言又止。商时风见状,没等他开口就一句话堵回去,只说自己专管送聘礼,如今礼已送到,若有他事得找穆家老爷。

陶学礼被堵得无言以回,与里长几人把人送出村去,回来时垂头丧气。早上醒来被朱氏敲打了一阵,他原想找机会悄悄地找商时风两家婚事问上一问,可对方明显不给他机会。昨夜饭桌上他又夸下海口要承穆家的情,如今全村人都已知道穆陶结亲之事,他骑虎难下。

这两难的境况直到年节到来也没好转。聘礼仍旧堆在空屋里,退不得,用又不敢,里长又几次三番上门商谈义学之事,更把陶朱夫妻给愁得几乎要挠秃了头。

所幸除夕前日,陶家大郎陶善言归家,年方二十三的他倒像是全家的镇心骨一般,比陶学礼这当爹的还沉稳,像是陶家最后的救命稻草般。

陶善言是陶家最有前途的人,文章学问连佟水最大的翰明学院的宋老先生都夸,早就过了童试,且是那批童试中资质最好的廪生,两年前的乡试本有望夺魁,谁想一场风寒让他错过乡试,白白浪费两年时间,后来就继续在翰明学院跟着宋先生学习,预备新一届,也就是明年的乡试。

对于这个妹妹,陶善言也是疼爱的,只不如老二陶善文那般溢于言表而已。陶善行病重那段时间缺药银,他不眠不休替人抄了几天的书,所得银子全都给她做了诊金。

这些事,朱氏后来在陶善行跟前提过,哥哥都是好哥哥。

陶善行这才第一次见大哥陶善言,不免多打量几眼。他生得更像父亲些,不如陶善文秀气,却也是浓眉大眼的端正男儿,最难得的是他身上有股子陶家人最缺少的稳重内敛,不惊不躁,似乎天大的难题到他这里便成了芝麻绿豆的事。

耐心听朱氏和陶善文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完陶家这两个月发生的事,陶善言才望向妹妹——数月未见,这个妹妹确实和以前不同了。

“阿行病愈了就好。“他冲她微笑,话不多,疼爱之色却溢于眸中,”向叔叔那借的一百两银也是应急,能救到阿行才最重要,父亲莫再责怪母亲。欠银之事,交给我好了。”

陶学礼轻声一哼——他敢怪媳妇吗?

“交给你?你拿什么还?”朱氏心疼大儿子。

陶善言只笑着安抚母亲,又道:“这些都是小事,眼下最关键的是阿行的亲事。父亲、母亲、阿行,你们可愿听我几句话?”

“哥哥但说无妨。”他说得郑重,陶善行自然也正色以对。

“这门婚事,已避无可避。当时说的虽是结冥婚,可依的却是活人约,纳采问名文定,一步未漏,婚书已定,凭媒而立,到如今穆家送聘纳征,全村皆知,这婚事已成了一半。据《大安律例》,此时悔婚,父亲母亲要受笞刑,此为一。”

一句话说得陶朱二人色变。

陶善言继续道:“其二,妹妹正当议亲年,若因悔婚受人诟病,日后议亲何来良配?”后面还有半句话没说——再加上陶善行痴傻之名在外,虽有福娘名头,可照样没有人家愿意娶个不事生产的女人回家,她的亲事本就难议,但这话陶善言不想说,他只又道,“即便父母与我愿意照料妹妹,可按律,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留在家中等官媒上门替她婚配,届时岂不更坏?你们可曾想过?”

大安婚律,女子年过二十还未定亲,便由官媒出面判婚。那官媒哪管好坏,只管凑对,到了那时他们连替妹妹挑拣物色的机会都没有。

如此一分析,陶朱夫妻脸色更差了。

“这些,其实也不是当务最急,眼下这桩婚事,千好万好就坏在穆家公子上,这也正是妹妹最担心的。”陶善言话锋一转,又道,“关于此人,我倒不同于市井所传的看法。”

陶善行眉微挑:“哦?”

“市井传他不学无术、骄奢淫逸,是个败家纨绔,你们又可知道,正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我老师宋先生口中生平仅见的奇才。”他说起恩师,朝空中拱手以示敬意,“先生曾受穆老爷所托为穆公子西席,教过他几年。他三岁起便识字近千,五岁上能诵诗文,且过目不忘,是个可造之材,老师本愿倾囊相授,岂料……”

“岂料什么?”陶善行睁着大眼好奇至极——这样的穆溪白,她可未曾听过。

试读到此结束,喜欢此文请支持正版阅读!网站:晋江 原文地址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