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瀛台》作者:燕云客

檐下的红灯笼换成缟素的一抹白,外头的雪已经停了,紫禁城处处都是扫帚和青石砖地摩挲的沙沙声,方朔替皇上换上素白的冕旈,萧恪走到乾清宫门口,有善和庆节都撑着伞等他移步。
太后的大殓已经过了,谥号敦惠,梓宫也已经送去和平帝合葬,一切都尘埃落定。阁臣们已经在南书房里等着和皇上商议明年开春之后和调任新的安西都护使的事情。

“宗人府宗正说,三殿下在宗人府里哭得人事不省,想回宫祭拜大行太后,还请主子恩准。”方朔说这话的时候胸口提着一口气,这话是天不亮的时候就传来的,有善和庆节不敢说,在门口逡巡了良久还是小声的告诉了他。

像是一口气郁结在胸口,萧恪就站在乾清宫的门口,这汉白玉须弥座很高,他站在这,禁庭都能被他收入眼中,在这能看见重重叠叠的楼台宫阙,能看见三大殿琉璃瓦屋顶,也只有这时候,才让他觉得自己真真的是这座紫禁城的主子。

“不准。”萧恪的眼睛冷寂得比雪色更寒凉,他走出两步突然停了脚步,面无表情地说:“南书房那边叫散吧,陆青婵在哪?”

萧恪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陆青婵了,哪怕她住进瀛台里,他也再也没有去见过她一次。好像他忘了这么一个人,又好像这是一个与他不相干的人。哪怕现在,她住在了昭仁殿,他自己也搬到了乾清宫。和她隔了不过几步的路,他也没有去看她一眼。

说不出是不想还是不敢。
他从来都没觉得陆青婵是一个特别的女人,她瘦弱又纤细,穿着杏色的氅衣像是一个伶仃的花骨朵,哪怕是春风春雨也能摧折了她,把她碾进泥巴地里。可说起来也奇怪,在他南征北战的很多年月里,他总能想起陆青婵,那个跟在毓贵妃身边的瘦削白皙的小女郎。

这种想起也总是淡淡的,无关爱(河蟹)欲,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滋味,在他转战南北、躺在毡房里宿风眠雪的日子里,偶尔会想起的人。
突然的,他就想在此时此刻见一见她。

上次见到陆青婵,还是在今年春分的时候,也是在乾清宫,她跪在他面前。
陆青婵那天求他,如果他放萧让一命,要她怎样都行。
这根本就不是等价交易,可萧恪偏偏允了。

那夜灯火婉转,落在她的脖子上,这颈子又白又细,皮肉像是无瑕的羊脂玉石,在明晃晃的烛光下,莹然得反光。萧恪看着这修长的脖子只觉得自己只掌可握,一瞬间就能把她扼断在自己的掌心。

男人的权力似乎总关乎女人,他们渴望在版图上开疆拓土,也希望在女人身子上驰骋,掠夺她们的全部,占有她们,让她们只为自己芬芳。

走到昭仁殿门口的时候,萧恪突然想,这已经是他认识陆青婵的第十四年了,比萧让早了四年。那一年是太乾十六年,他母亲身上还有着几分稀薄的恩宠,他也和其他皇子一道坐在平帝万寿节的宫宴上,陆夫人领着刚满五岁的陆青婵,雪团一样的小人,甜甜地叫他五殿下。

他一直都想不通,那个把千字文倒背如流的小女郎,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现今这般模样,刻板又知礼像是要同这个王朝一起腐化到地里。

昭仁殿里静得像是凝固了,滴水檐下站着四个宫女,奴才们走路都像是老鼠,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奴才们看见他,哗啦啦地跪了一地,逢雪抬起头轻声说:“娘娘现下在小睡。”

萧恪绕过她,走到了万字锦底门前头,里面静得没有一丝声音,方朔在身边试探着问:“皇上,要不咱们晚点再来?”
雪后的太阳,似乎总比平日里要更亮几分,照在萧恪的冕旈上,像是流水粼粼一般地闪着光,萧恪抬手推开了门。昭仁殿是供妃嫔侍寝前稍待的围房,里面并不算大,一眼就看进了底,方朔啊地叫了一声,只见那梁子底下悬着白绫,入目便是一双五蝠捧寿的绣鞋。

奴才们一窝蜂地冲进来,把陆青婵从梁子上面解下来,方朔想劝萧恪回避,可看着他手背上暴起的青筋,生生住了口。
有这么一瞬间,萧恪甚至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这座宫殿都和他没那么相关。

外头有人碎步跑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叫杨耀珍,宫里的太医大都是女科圣手,这位杨太医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全科太医。
萧恪就冷眼看着杨耀珍在她身边忙前忙后,外头不知何时又落下了雪,簇簇的柔软,像是融着一个冬天的温度。

“昭仁殿的所有奴才,杖毙。”
萧恪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这话本身就带着寒气儿,就连跟在皇帝身边的有善都生生打了个冷颤,外面的哭声一片,很快又止住了,显然是被人捂住了嘴,不让哭出声。

等外头都安静了,萧恪终于走到了拔步床边,雪白的床褥上面躺着那个那雪一样白的女人,她垂着眼,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唇上还点了口脂,脸上的表情平静安然,模样很是体面。她原本就极白,因而就显得颈子底下被勒过的青紫瘀痕便显得分外狰狞可怖。

她身上穿着月白色绣银色流云暗纹的褃子,衣摆上还绣着两朵芙蓉花,配不起她的位份,可这颜色却极衬她。
温柔乖巧,符合这女人一贯的模样。某一瞬间,萧恪甚至觉得,紫禁城静极了,像是个孤单旷大的坟茔。

陆青婵不喜欢香料,可今日房里显然是熏过香的,奇楠香的味道温润连绵,是一种让人觉得安定的香料,果真是一副从容赴死的模样。萧恪看着看着,就冷冷地弯起嘴角:“给朕查,这白绫子到底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萧恪觉得自己气极了,气极了反而平静了下来,他说:“不必查了。”

眼前像是似露不露地晃着一点光,朦胧的像是一场酣梦将醒未醒时才有的样子,眼前的杏色床幔忽远忽近,上头绣着的并蒂芙蓉花依稀能反射出宛然的烛光。

陆青婵睁开眼,看见了那个坐在黄花梨木条案后面的男人。卧在这床上,也只能瞧见那个男人的侧脸,他的下颌棱角分明,绷的紧紧的。自上向下看,能瞧见他挺立的鼻骨。萧恪是一个好看的男人,他的眼中烟波浩渺,藏着天佑朝的千山万水,这紫禁城里鲜少有人敢大着胆子直视龙颜,人人只知道龙颜威武不容亵渎,不过这也足够了。

外面已经黑透了,支摘窗上只能看见一片晕染开的墨黑,博山炉里的奇楠香已经灭了,没有奴才再添上,她轻轻眨了眨眼睛。记忆里的萧恪,不是这个样子的,陆青婵正静静地想着,没料到就在这个时候,萧恪却抬起了眼睛。

二人四目相对,陆青婵率先垂下了眼睛,她撑着身子坐起来,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的喉咙里发不出一点声音。
“杨耀珍说你伤了嗓子,一时半会开口怕是难了。”萧恪的嗓音低沉动听,已经不再是少年那会儿了。他手里握着的是工部报上来的重修黄河着秦乡一带大堤的奏表,刚用朱笔写了几个字。

“你倒真是好性儿,让你自戕便真的有胆子悬梁子。”萧恪把笔放在掐丝珐琅云龙纹笔架上,他手上握着的这竿狼毫时陆青婵惯用的,如今他握在手里倒显得细了几分。
屋子里没有别的奴才,陆青婵口不能言,皇上也明摆着并不想听她说话,陆青婵站直了身子,无声地跪在他面前。

她莞尔一笑,这笑很静也很淡,像是幽幽的夜昙,静静地吐芬,也像是冬日里的雪,悠悠然地飘落在紫禁城的汉白玉丹壁上。萧恪肚子里有很多话,就含在喉咙口,偏偏对着她的笑,就说不出口了。

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宫里头除了大丧之外不许露悲,人人都得圆着下颌,丧着脸是要挨申斥的。陆青婵的规矩学得极好,她好似礼数的条条框框中一件最完美的作品。她笑起来是很好看的,细致莹白的皮肉上一对精巧的梨涡若隐若现,像是春风骀荡,不知不觉间便吹进身体里。
可她越笑得弯起眼睛,萧恪越觉得刺眼。

他终于走到了陆青婵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你原本说拿你一命换萧让一命,我允了。现在你要是死了,我就让他来抵命,皇嫂你可要想好了。”
口口声声的皇嫂,语气中哪里听得出半分尊重。

这的确是萧恪会说出来的话,年少时哪怕一个人伶仃着在乾西三所长大,他骨子里流淌的桀骜不驯早就能窥视一二,如今问鼎天下,成了全天下的主子,他只恨不的把万里江山都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

一只脚踏进紫禁城,从此连自己的命都不再是自己的了,陆青婵眼中似乎看不出什么悲切。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